Nike:不油腻的“鸡汤”是怎么熬出来的?
''昏黄灯火照映凌晨的街道,你认真又麻利地系上鞋带,拉动鞋带的瞬间,目光紧缩,一副所向披靡舍我其谁的笃定。
跳跃、跨越,每一步都伴随着大腿肌肉的剧烈抖动,健硕的手臂循环往复,你是一个好像永远也不会停止前进的发动机,直到睫毛上的汗珠淹到你的眼睛。
经典的运动动作分解,加上花样励志,简短有力的slogan。每当看到耐克的广告总是会热血沸腾。历经45年,Nike,你鞋子上的那个大对勾,不知不觉已经成了驱动着每个奔跑者的精神图腾。
以“Just Do It”享誉世界,耐克用三个单词造就了一个运动品牌神话。在各种鸡汤泛滥成灾的今天,耐克的广告依旧保持坚挺,可谓是鸡汤界的万年不老松。
在运动用品市场里,耐克是名副其实的一哥,在美国运动鞋市场占有近40%的份额,远超第二品牌。
作为运动用品市场的老大哥,需要覆盖最大规模的人群才能维持增长。具体体现在营销策略上,便是瞄准泛体育运动爱好者、体育运动入门级小白以及初级运动爱好者。挑动大众的运动热情,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打鸡血。
简单回顾耐克近几年的广告不难发现,所有的品牌信息都紧紧围绕“just do it”口号,鼓励用户参与体育运动。在肥宅扎堆的时代,如何挑动大众慵懒的神经,让用户燃起来,是每个运动品牌都在思考的问题,且看鸡血老司机耐克是怎么做的。
巧用逆反心理,反其道而行之
正面展示运动激情是很多运动品牌的惯用套路。不过这次,耐克反其道而行之,用挑衅的手法激起用户群体的逆反心理,同样可以达到励志的效果。
今年10月份,耐克给大众打了一针毒鸡汤。在名为《混不好,就别回来》的广告视频中,通过不断语言挑衅新晋NBA的中国篮球新星周琦来激发用户群的斗志,效果甚佳。
片中一上来就是一个小伙子的诘问:
“诶,周琦,终于去美国啦?可以啊你。过得开心吧?别回来了。”
“你在这里赢过总冠军了,再去那里赢一个。别回来了。”
“买张单程机票就够了”
“难道你去美国打球,就只是因为你的身高高吗?”
“别回来了,好吧,允许你回来帮国家队拿个冠军”
随后画风突然一变。
“然后马上回去。”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i0567jmcp5r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在霸气十足的文案中,“早上六点起床,可不是为了看你坐板凳上看比赛。”“想做我的偶像,你要再努力一点。”在不经意间戳中了粉丝群体的真实想法,“在美国的主场打出国人的威风。”
再来看看这支《Debate This》
“凯文·杜兰特这么弱”
“太嫩了”
“他能砍下40分,但不代表他能做领袖”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m0514xea0n9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评委们在圆桌上大开嘴炮,从最开始的质疑,指责,甚至到谩骂。言语愈发激烈,辅以夸张的动作和节奏,嘴部动作的特写则更是将这种千夫所指的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与此同时,在大屏幕中,凯文一路过关斩将,广告视频中的节奏颇值得玩味。随着节奏逐渐加快,解说员们的大嘴巴骂的越欢,凯文的动作幅度也随之增大,将受众的情绪逐渐推向高潮。
最后,凯文·杜兰特以暴扣结束,一锤定音。众声喧哗瞬间转为一片寂然,“Debate This(接着吵)”的标语在延续“just do it”的简洁利落的同时,也给受众留下了一个绝佳的情绪出口。让受众在情感得到宣泄的同时,也增强了对品牌的认同感。
从这两支广告视频中不难发现相同的套路,邀请体育明星站台,不展现其成功的一面,而是揭露其成长历程中受到的质疑、非议甚至辱骂。粉丝群体则将情绪投射在明星身上,在视频中,主角总是一个人面对众多人的责难,更容易唤起受众群的同情与身份认同。
人们在看视频的同时,也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。此外,“1 VS N”的模式符合青年群体对个人英雄的想象,也贴合品牌的一贯调性。
同样的,在2017年NBA总决赛海报中,平实犀利的语言风格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,没错,这很Nike。
在2017NBA总决赛期间,Nike的主文案为“无视流言,实力回击。”
利用”光辉泛化法“,以明星人物作为连接受众与品牌的纽带已是各大品牌的标准动作,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风险。如果明星处于舆论压力下,品牌的效应可能不增反降。
在伦敦奥运会期间,面对公众对刘翔的舆论压力。耐克剑走偏锋,同样是相似的套路,但结尾却一改”复仇“的叙事模式,而是将明星拉下神坛,教育公众”只需活出自己的样子,伟大,无需给别人答案“。
体育解说员:”他要是不拿冠军,那就是辜负了所有人“。
运动员同侪:”他想要重新证明自己,全看这一次“。
上海市民:”成功还是退役,全看他自己的了“。
教练员:”十三亿人,都在关注“。
刘翔父亲:”我们希望他能赢“。
北京出租车司机:”因为他欠我们的“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i0102pjte3t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视频邀请不同职业,与刘翔本人关系亲疏不同的人群做证言,每一句都砸在国人心头。所有人、这一次、十三亿,甚至最后一句”欠我们的“,说出了很多人的真实想法。
广告没有掩盖,而是先替受众说了自己想说的话,然后话锋一转,“伟大,无需给别人答案“。强烈的对比不禁让人为之一震,看似危险的举动,实际上却体现了关乎个人感受,“活出自己”的品牌内涵。
强化身份认同,跑了你才懂
对运动爱好者而言,跑步拥有的乐趣也许是圈外人所不知的。2013年上海马拉松开跑前夕,耐克推出“跑了就懂(Let run tell you why)”的系列广告。
其背后的洞察是,跑步是一种无法理性解释的私人体验,它更关乎内心而不是大脑。“跑了就懂”并不明确告诉受众为什么要跑,而是围绕跑步本身,鼓励受众通过亲身体验跑步的力量,进而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。
《跑了就懂》
在广告片中,通过挖掘74岁跑者孙更生的跑步日常,从生活细节着手,展现一名跑者的私人体验和对跑步的感受。
“65岁以上就不让跑马拉松了,这是片面的。”,“我要跑到我跑不动”。片中老人的精神状态里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“我是70多岁的年龄,30多岁的心脏”在90后纷纷喊老,丧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,这句话想必击中了不少人内心中昏昏欲睡的小宇宙。
“跑了就懂”既巩固了跑步爱好者对自身的认同感,又以一种“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”的神秘感撩骚着位于跑步圈儿边缘的,蠢蠢欲动的潜在人群,可谓一箭双雕。
强调精神,不论输赢
“You can’t guarantee a win,but you can guarantee a fight.”
今年10月,在香港,被誉为“神奇小子”的曹星如迎战日本选手河野公平,赢得22场连胜。耐克顺势蹭了一发热点,邀请曹星如出演广告片。
出拳却被打倒、投篮被盖帽、跳高被横杆绊到、守门员飞身而起,足球依然在身后入网,受挫戏码反复上演。裁判员“one,two,three,four……”的计数贯穿全片,形成稳定又紧迫的节奏。在裁判员数到第七秒时,拳手挣扎而起,再度出击。
《赢唔赢无人知,搏到尽我话事》
强调过程,不论结果的老套路也许并不新鲜。但本支广告却是建立在香港人,尤其是年青一代渴望重新崛起的洞察之上的。
负责该项目的W+K上海ECD Vivan Yong表示,“香港经历了一段困难的时期,在这支广告中,我们设想这个城市可以由一群遭受挫折和自我怀疑的运动员代表,不管结果如何,他们拼尽全力。”
这也正是“赢唔赢无人知,搏到尽我话事”所表达的观点,赢不赢无人知晓,但你可以拼尽全力。将结果置身事外,强调运动本身,这是很多人都乐于看到的。
这个母题下可以衍生出许多具体的场景,也许你个子矮,但你依然可以在赛场上打出“小皇帝”的风范;也许你身单力薄,但你依然可以坚持每天举铁;也许你现在还是大腹便便,但你依然可以坚持去健身房。
将机械、重复的运动动作符号化,并赋予特殊的意义。把主动权交给受众,让其在“不可避免的失败”中获得安慰。正所谓输的光荣,最为致命。
从出街的海报看,相比普通话,本地风格的文案更能击中香港人的内心,值得一提的是,海报同样延续“1 VS N”的模式,左半部分众人俯视,鲜红的字体与右半部分主角昂扬的眼神形成对比,视觉冲击力满分。
BOSS站台,把品牌上升为人生哲学
相比于今天层出不穷、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,耐克的套路似乎是“显而易见”的。在运动用品市场,不乏很多品牌采用相似的玩法,比如安踏。
“去打破”和“Just do it”形似,同样是简短有力,颇具号召力的campaign。但细看文案,“你眼中的逆转,其实是我的勇敢”更像是运动员的自白,“你”和“我”被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,即运动员和观众,好像是一个获胜的运动员在傲慢地说“你不懂我”。
我们再看看之前耐克的文案,“他们说,没戏了。”“他们说,他无法一锤定音。”“他们”虽然指意不明,但受众显然更乐意把自己归类为海报中的英雄形象。
再看第二幅海报,“再多的不确定,也打不破你的坚定”和“去打破”则有自相矛盾之嫌,到底打破什么?是打破“你的坚定”?还是打破困难?难免让受众一头雾水。看似统一的主题下,却是彼此分割、甚至逻辑相悖的slogan。
安踏与耐克貌合神离的背后,是对运动本身的不同理解。每逢重大赛事,各大体育品牌总会以类似的方式刷一波存在感。强调“赢”的概念固然能够一时挑起受众的狂热,但相对狭窄。毕竟,大多数人都是生活的“失败者”。
从受众本身入手,告诉他们输不可怕,关键是去做。放胆做,不管输赢,才能在深层次建立品牌与大众的情感连接。毕竟,胜利时,为你喝彩的人多,失败时,安慰你的人却只有那么几个。
与硅谷那些风头正盛的毛头小子不同,耐克创始人菲尔·奈特写下自传《Shoe Dog》时,已是78岁高龄。
书中,奈特坦陈创业初期几度徘徊于破产边缘,十年内裁员三次,让1500人失业;为自己口出狂言“魔术约翰逊无法再NBA立足”而羞愧;对自己曾没有花时间陪伴命丧于潜水事故的儿子而内疚。
也许他是想告诉我们,是的,生活总会有失败,即使你是Nike(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尼姬的名字)的创始人。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,只要你不停止奔跑就好了。
点击下列关键词 读更多精彩文章
乔治·路易斯 | 演员的诞生 | 妈宝男 | 户外广告 | 广告节 | 金拱门 | 酒品营销 | 撸猫 |创意中插 | 微信改造 | 抖音 | 中国新歌声 | 虚拟代言 | 白夜追凶 | 品牌自黑 | 羞羞铁拳 | 返乡报告 | 明星品牌 | 电线杆广告 | 魔幻的零售 | 鹿晗 | 薛之谦 | MarTech |信息流广告 | 甲方告乙方 | 保温杯 | 蟑螂咖啡 | CP营销 | 安卓营销 | 海底捞危机 | 二次元营销 | 姜思达 | 4A的忧伤 | 二十二 | 喜茶 | CMO魔咒 | 台湾广告 | 日本广告 | 亚文化 | 化妆品文案 | 物化女性 | 我的前半生 | 快闪店营销 | 星巴克的杯子 | 爆款 | 李叫兽 | 马薇薇 | 李三水 | 明星丑闻 | 欢乐颂 | 罗永浩